解决中小企业招工难的若干建议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5日 浏览量:4216
       

    河南中小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不期而至,并已成为影响发展的新问题。调查发现,郑州、开封、许昌、周口、信阳等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招工难问题,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为什么在有近亿人口的大省会出现中小企业招工难呢?据调查情况分析,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原因

    1、本地经济发展加快,企业用工数量增多。现在,河南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成为全国第五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工业增加值达到4923亿元,迈入了工业大省的行列。与此相对应的是,各地新办企业和新上项目明显增多,企业的用工数量迅速增加,致使部分企业和行业出现用工缺口。

    另一方面外地企业进来较多,增强了招工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加之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我省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外商看好,前来投资的外地企业数量猛增,增加了招工竞争力。

    再加上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大量劳力输出外地。河南各地高度重视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地向外地输出大量劳动力。客观增加了招工难度。

    2、农业比较效益提高,部分劳力回流农村。去年,河南率先实施了两免三补惠农政策 ,使农业比较效益相应提高,吸引部分外出打工者回流农村。

    3、科技进步速度加快,招工条件随之提高。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竞相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由于符合条件的高素质劳动力相对较少,必然出现招工难的问题。

    二、企业自身原因

    1、企业规模小,缺乏吸引力。许多中小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生产形势不稳定,随着市场变化而波动。企业发展前景渺茫,职工就业稳定性差。因此,有一定知识和眼光的年轻人,不愿意到这样的企业做工。

    2、劳动定额高,工作时间长,劳动条件差。中小企业往往采取增加劳动定额、延长工作时间通常在10个小时以上的办法来增加利润。生产现场的粉尘、噪音、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严重。因此,在有机会挑选就业岗位的情况下,不乐意到这样的企业上班。

    3、工资水平低,发放不及时。部分中小企业的盈利水平不高,给工人定的工资标准较低,其中还有少数企业不能按时发放工资,个别企业甚至恶意拖欠工人工资,出现讨薪难的问题。在招工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劳动者往往用脚投票,不会为之打工。

    4、福利待遇差,缺乏安全感。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都没有为职工办理医疗、工伤、失业等项保险。有的甚至不给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就业人员缺乏安全感,不愿进这样的企业工作。

    三、择业观念原因

    1、面子观念、享受观念的影响。爱面子、想享受是年轻人的共同特点,无可厚非。但从企业的角度看,面子观念对中小企业招工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有些年轻人认为,去发达地区或者大城市、大企业打工很有面子,相当多的人为了面子好看,宁肯舍近求远。

    另一方面有些年轻人择业图安逸享受,只想挣大钱,不想出大力:对挣钱少、出力大的工作岗位不肯屈就;这山望着那山高:报酬高但素质、技能要求高的工作岗位又干不了。

    2、兼得观念的影响。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许多打工者打工已不把挣钱当作外出打工的唯一愿望。他们希望鱼和熊掌能兼得,既想打工挣钱,又想外出开眼界、见世面、增知识、长本领;还想积累资本回乡办企业当老板;同时也想利用外出打工的机会顺便旅游观光。因此,不愿留在本地的中小企业安稳挣钱。

    3、安全观念的影响。出于安全考虑,外出打工喜欢扎堆,图的是有熟人照应。他们往往多人结伴,奔着熟人出行。即便有离家不远的企业招工,自己也不愿意贸然前去打工。

    四、政府服务原因

    1、政府服务缺位。有关职能部门没有把为中小企业服务当成应尽的职责。例如,某企业为解决缺工难题,曾向全省100多个县的劳动部门发信求援,结果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2、服务导向偏差。例如,某企业缺少职工50名,请求本县负责招工的部门帮忙,得到的答复却是:对不起,我们组织的劳动力一律对外输出。后经了解得知,给发达地区的企业输送一个劳动力,可得到100~150元的报酬。

    3、育才用人脱节。一是学校培育的普通人才企业用不上,企业需要的专业人员学校未培养。二是政府出资的培训工程(如阳光培训工程、春风培训工程等)与中小企业的用工需要缺乏必要的衔接。

    五、社会环境原因

    1、劳动力成熟度低,劳力价格水平低。成熟劳动力的数量相对减少。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熟劳动力的总量相对减少,难以满足各地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本地中小企业劳动力价格水平相对较低,青年劳动力更喜欢去工资水平较高发达地区。

    2、城乡企业差别大。地处农村的中小企业与城市同类企业相比,人文环境差别明显。致使活泼好动而又精力旺盛的青年职工,不愿意到农村企业打工,客观上降低了农村企业招工的吸引力。

    3、供求信息不对称。缺少传递供求信息的渠道和平台,打工者与招工方之间信息不通。

    4、中介服务不规范。不少劳动中介单位服务行为和价格不规范,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工人们不敢请他们找活,企业不敢委托他们招工。

    针对以上招工难问题的成因,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人为本,实行科学的人性化管理 

    中小企业要以人为本关爱职工,建立合理的招人、用人、育人、留人机制。要用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人,努力改善用人条件,让职工在生产中感到安全,在生活中感到舒适,觉得进厂务工不是单纯卖苦力,也可以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要为职工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技术上能提高,知识上能长进,职位上能提升,树立归属感、安全感和成就感。要善待职工,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没有后顾之忧。

        二、求职者需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要广泛宣传、形成对求职者来说,没有最好的职位,只有合适岗位的求职环境。

       三、教育培训要以用人需求为宗旨

    1、学校在完成义务教育任务之后,应引导毕业生适当分流。一部分继续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另一部分接受职业技能教育。普通高等学校既要培养通用高端人才,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尽量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培养技能型人才。企业也可与学校签订委托培养合同、学校主动找企业签订毕业生输送合同,有计划地培育自己所需的专门人才。

    2、政府部门开办的培训机构,不应忽视根据本地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求职者进行的培训,满足本地中小企业的需求

       四、整合政府资源为企业用工服务

    多年来,政府每年都拿出相当多的财政资金为企业用工服务,从中央到地方,组织实施各种人才培训工程,如农业部门组织的阳光培训工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春风培训工程、发展与改革部门组织的银河培训工程以及共青团、妇联等各自实施的类似工程。但各部门分别占有资源、各自开辟渠道、分散使用,很容易造成资源配置分散利用效益低下。应当把资源整合起来,根据实际分类,以一条主线实施,其他部门配合协调,形成合力,建立根据地方经济发展、中小企业成长需求,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科学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资源的利用效益。

    五、政府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的就业、用工市场机制

    1、健全确保职工合法权益的政策、法规

    一是各部门不得以各种名目向应聘者收取或摊派多种费用(如进城费、就业费等),在就业岗位上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和设置障碍,只要劳资双方达成协议即可。

    二是在子女入学上废除一切不平等的规定,按照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就地就近入学,不得收取入学借读费。

    三是实行户籍制度改革,没有住房,但连续几年在当地工作有稳定职业者,就应入当地居民户口等等。

    2、用《劳动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加强监管和查处力度

    政府劳动部门对《劳动法》的全面贯彻要加大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的用工管理和用工行为,坚决查处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企业。

    六、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服务体系

    1、教育培训机构体系  应构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种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机构体系,共同培育各种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人才,尤其要培育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2、人才信息服务体系  搭建人才信息平台,让育人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传递。以此来提高育人的针对性、用人的指向性和求职的便利性。

    3、职业介绍服务体系  以政府搭建的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为主体,以民间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构建规范、完善、高效、便民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政府建的主体市场要力求实效,同时要着力规范民间职业介绍服务行为,重点打击以职业介绍为名行骗取钱财之实的黑职介

    4、农民工维权服务体系 一是法律援助服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他们往往打不起官司,也不知道如何打官司,法律援助中心可以免费为他们提供服务;二是伤病困难服务。政府财政可考虑拿出一定资金,建立农民工救助基金,专门救助这类特困打工者。三是求救服务。可设立“110农民工服务中心”电话,有的农民工在外遇到了意外事件,或者家里遇到了特殊情况,可以向“110农民工服务中心”求救,服务中心再派人前往妥善处理,使他们在外打工安全,放心。  (民盟河南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