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河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2日 浏览量:2665
 
    陈晓光、史济春、毛超峰到会祝贺 储亚平当选主委

      

    746日,中国民主同盟河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民盟中央副主席陈晓光,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史济春,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毛超峰到会祝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河南省委主委储亚平代表民盟河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程峰,省政府副省长赵建才,省政协副主席孔玉芳出席会议。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河南省委主委李英杰,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河南省委主委龚立群,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河南省委主委高体健、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主委张亚忠,民进河南省委副主委邬凯夫,省工商联副主席李振,致公党河南省工作委员会召集人和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单位负责人到会祝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盟省委原主委范濂,省政协原副主席、盟省委原主委冯宏顺应邀出席了会议。

    民盟中央陈晓光副主席代表民盟中央向大会致贺辞。对五年来民盟河南省委第十一届委员会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自身建设等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河南各级民盟组织和广大盟员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不断提升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新贡献。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毛超峰代表中共河南省委致辞。他指出,河南民盟是我省较早建立组织、开展活动的民主党派,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近年来,尤其是2007年换届以来,民盟河南省委在民盟中央和中共河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始终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第一要务,认真履行职能,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希望河南各级盟组织,以这次代表大会为新的起点,团结带领广大盟员以“同心”思想为引领,继承优良传统,总结历史经验,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共识;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要发挥优势,团结带领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关注社会、心系民生,着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踊跃参与各项公益事业;要加强与社会各阶层的联系,做好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不断增进社会各阶层的和谐,为构建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的中原经济区而共同奋斗。

    储亚平代表民盟河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07年换届以来,全省各级盟组织民盟河南省委以“同心”思想为引领,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自身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为促进我省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按照“尽力而为,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工作方针,继承传统,探索创新,拓展领域,全省社会服务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五年来的工作成绩,必将激励全省广大盟员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高体健代表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向大会的召开致贺词。省妇联主席陈砚秋代表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向大会的召开致贺词。

    会议学习贯彻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共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审议并通过了储亚平代表民盟河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所作的题为《坚持科学务实发展,加强参政能力建设,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积极贡献》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民盟河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和河南省出席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民盟河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储亚平当选为主任委员,霍金花、娄源功、毛德富、王立东、朱专兴、师清翔、柳锋波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在大会闭幕式上,民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刘硕宣读了民盟河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常委名单,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赵太安应邀出席并讲话,民盟河南省委副主委娄源功致大会闭幕词。

    大会号召,全省各级盟组织和广大盟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肩负起民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任务,紧紧围绕我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宏伟战略,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发挥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十八大和民盟十一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