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是如何建立的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9日 浏览量:3653
   中国民主同盟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
    民盟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成立,当时的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其前身是部分国民参政员于1939年11月成立的“统一建国同志会”。
    1939年底,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得拥蒋抗日的各党派极为不满和失望;顽固派坚持一党专政和消灭异己的政策,又使手无寸铁的各抗日党派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形势下,各抗日党派纷纷要求国民党结束一党专政,实行民主宪政,并产生联合起来共同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的迫切要求。参加国民党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的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和部分社会贤达中的参议员,经过激烈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并深刻体会到:这场斗争的胜利,完全是各党派联合起来的结果;如果没有联合,要在中国真正实行民主宪政,坚持团结抗日是不可能的。因此,主张抗日的党派领导和部分社会贤达在重庆发起组织了“统一建国同志会”。1939年11月23日在重庆青年会召开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的章伯钧、丘哲,中国青年党的左舜生、曾琦、李璜、余家菊,国家社会党的罗隆基(后退出该党)、罗文干、胡石青,救国会的沈钧儒、邹韬奋、张申府、章乃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黄炎培、江问渔,乡村建设协会的梁漱溟等以及社会贤达张澜、光升。会议选举黄炎培、章伯钧、左崐舜生、梁漱溟等人为常务干事,公推黄炎培为主席。
    1941年1月,蒋介石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关系十分紧张,面临着重开内战的危机。各党派对国民党大为失望,对中共所持立场深表同情。1941年2月10日,中共代表周恩来与各民主党派领导人聚谈,各党派“深感为民主与反内战而团结之必要”。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将“统一建国同志会”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1年3月19日下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大会在重庆上清寺“特园”秘密召开。会议讨论了政治形势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政纲》、《敬告政府与国人》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简章》,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会议推举黄炎培、张澜等13人为中央执行委员,黄炎培、左舜生、张君劢、梁漱溟、章伯钧5人为中央常务委员,并推举黄炎培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后出国,由张澜接任)、左舜生为总书记、章伯钧为组织部长、罗隆基为宣传部长。就这样,包括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及社会贤达在内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正式在重庆秘密成立。同年10月10日,香港《光明报》发表成立宣言和“十大政治纲领”。1942年,沈钧儒领导的救国会加入,至此,有“三党三派”之称。